TCT是国际心血管介入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每年均有诸多心血管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在大会上公布,传播国际心血管病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今年的TCT大会上公布了多项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提供了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大会还公布了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FFR)指导支架置入的研究结果,这两个研究的患者多为多支血管病变,结果表明IVUS或FFR指导的PCI治疗能显著减少临床事件。通过对冠状动脉血管结构或功能的评价制定相应的手术策略,指导支架的置入可以提高患者PCI的获益。
TCT是国际心血管介入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每年均有诸多心血管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在大会上公布,传播国际心血管病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今年的TCT大会上公布了多项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提供了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大会还公布了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FFR)指导支架置入的研究结果,这两个研究的患者多为多支血管病变,结果表明IVUS或FFR指导的PCI治疗能显著减少临床事件。通过对冠状动脉血管结构或功能的评价制定相应的手术策略,指导支架的置入可以提高患者PCI的获益。
由Costantini教授完成的一项应用IVUS指导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回顾性的研究,共入选了1350例具有PCI适应证同时需要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其中952例患者接受IVUS引导下的支架植入术,另外398例患者进行常规支架植入。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3岁,平均随访时间为30月。IVUS组具有更多多支病变(46% vs 54%;P = 0.01)和分叉病变(51% vs. 44%;P =0.03)比例。通过逻辑性多元回顾分析来判定靶血管失败(TVF)的预测值,TVF定义为死亡、心肌梗死、支架血栓、或靶血管血运重建。结果显示:IVUS组与常规支架组比较,具有更低的TVF率(13.5% vs. 18.8%;P=0.013),具体原因大部分与其较低的支架血栓发生率有关(0.96% vs. 2.52%;P = 0.02);同时还发现多支血管病变以及非超声引导下支架置入均具有TVF发生独立的预测值。IVUS较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通过IVUS检查可以对冠状动脉病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包括斑块的负荷、斑块的稳定性、是否有钙化、病变的长度以及斑块是否影响到大的分支血管等,有利于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支架直径和长度,更好的为支架置入服务。支架置入后的IVUS检查,可以判断支架膨胀是否充分及支架贴壁状况,以决定是否需要后扩张,而以上情况将会影响到支架术后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尽管IVUS组有更多的多支病变和分叉病变,这两种病变均有较高的再狭窄和血栓发生率,而结果却是IVUS组支架血栓率和TVF率均较低,证实了IVUS在介入术中的价值。
FFR是一个衡量冠状动脉狭窄功能严重程度的指数,可通过压力导管进行测量。FFR用于评价血管狭窄对心脏的生理影响,特别是狭窄引起的缺血效应。在处理多支血管病变时,在血管造影同时通过评价FFR指导PCI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结果,这是最新公布的FAME研究结果。该研究将随机入选的1005例多支病变的患者分为FFR指导的PCI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其中FFR指导下行PCI术的患者为509例,常规PCI术组患者为496例。所有患者必须至少2支主要冠状动脉存在50%以上程度的狭窄。FFR组患者通过FFR来检测狭窄血管的血流速度,FFR≤0.80的患者接收药物支架置入,而FFR>0.80的患者未被置入支架。对比两组患者医疗费用、置入支架个数,并随访1年的MACE(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次PCI和CABG)。结果FFR组总的MACE发生率低于常规PCI组(13.2% vs.18.4%,P=0.02),但是FFR组和常规PCI组的死亡(1.8% vs. 3.0%,P=0.19)、接受CABG或再次PCI(6.5% vs. 9.5%,P=0.08)无差异,仅死亡或心肌梗死存在差异(7.3% vs. 11.1%,P=0.04);支架置入数量FFR组平均为1.9个,而常规组为2.7个(P<0.001);FFR组住院费用为5300美元而常规组平均为6000美元,住院时间FFR组也较常规PCI组缩短。研究结果提示多支血管病变根据是否有缺血证据处理缺血相关病变而不是处理所有的狭窄病变,对多支病变患者进行科学的、有证据支持的治疗,可以在获得良好临床结果的同时减少医疗花费。
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显著降低了再狭窄和再次血运重建率,显著改善了PCI治疗多支血管病变的效果,已经在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然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由于需要置入多个支架,而且往往合并糖尿病、高龄、心肾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介入治疗的手术和支架血栓风险以及医疗费用均较高。是否对所有的冠状动脉病变均行介入治疗也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问题。FAME研究结果对多支血管病变的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是否有缺血证据而置入支架,而不是对所有狭窄血管都置入支架也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结果,并且降低了医疗费用,该研究给了我们处理处理多支病变的启示:应当对病变进行综合的评价,包括冠状动脉病变的生理性评价,然后再决定介入治疗的策略。另外,应用IVUS指导PCI术,可以优化地进行支架置入,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尽管这些临床研究都有一定的研究局限性,而且IVUS和FFR等的检查费用仍较高,这些技术仅有较少的导管室能够完成,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患者,但是这项研究至少给我们处理多支血管病变提供了一个策略。